乌克兰战场的近期动向,着实让人心头一紧。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两路齐发,猛攻之下,一条长达70公里的新对峙战线迅速成型。这无疑是局势升级的最新信号。
然而,就在战火再起之际,另一边,俄乌双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第三轮谈判却依然僵持不下。任何实质性的停火协议都未能达成,谈判桌上的无果,让前线的炮声显得格外刺耳。
这不禁让人思考:西方世界自2022年以来,对俄罗斯施加的可是被称作“金融核弹”的严厉制裁。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,莫斯科为何还能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势?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是什么?
前线的筹码
细看俄军在哈尔科夫的动作,并非小打小闹。从两个方向同时展开大规模攻势,这表明俄方试图在战场上快速建立局部优势,进而改变整个冲突的态势。这是一种明确的战略施压。
这种军事决心,与克里姆林宫近期对高层会晤的态度形成呼应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强调,只有两国元首直接对话,才可能打破僵局。但俄方却坚持,当前谈判缺乏实质进展,会面时机尚未成熟。
这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:俄罗斯似乎相信,在战场上未能得到的优势,指望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是不现实的。通过哈尔科夫的军事行动,俄方正试图为未来的任何对话积累更多筹码,掌握主动权。
与此同时,乌克兰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。近期,基辅、敖德萨、利沃夫等主要城市爆发了大规模抗议,其中基辅的抗议人数甚至达到了4万人左右。民众不满,直指泽连斯基政府削弱反贪局权限的举动。
外部战火未平,内部又生波澜。乌克兰政府正面临着前线压力与后方民怨的双重挑战。这种内部的不稳,或许也是俄方选择此刻加码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,试图进一步消耗乌克兰的抵抗能力。
回溯2022年2月24日,乌克兰宣布与俄断交并进入战时状态,议会批准了法案,基辅地铁站被改为防空洞,并迅速宣布为期90天的总动员,禁止18-60岁男性离境。如今的哈尔科夫,让那段记忆显得更加沉重。
制裁后的生命线
然而,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背后,都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。要真正理解俄罗斯的“底气”,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前线,更要看向其经济命脉,尤其是其与东方大国的深度合作。
西方最初对俄实施的严厉经济制裁,包括冻结资产和将主要银行移出SWIFT系统,本意是想迅速压垮俄罗斯经济。但两年多过去,俄罗斯的经济虽有波动,却远未到崩溃的程度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俄经济关系的深化。
能源领域是核心。2022年后,中俄签署了多项重大能源协议,其中包括一份长达10年、通过哈萨克斯坦每年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的协议。此外,远东管道项目满负荷后,对华年供气量将增加至480亿立方米。
这些巨大的能源出口量,为俄罗斯提供了替代西方市场的稳定收入来源。它不仅保证了国家财政,也为长期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流。
贸易数据显示了更广阔的合作。2023年,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,远超2000亿美元的目标。这个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贸易往来,更意味着俄罗斯在被制裁后,能通过中国获得所需的大量进口物资。
这种贸易上的互补,有效填补了俄罗斯在被西方制裁后产生的巨大市场缺口。同时,两国间推行的本币结算等金融合作,也进一步削弱了西方金融武器的效力,使得SWIFT等制裁工具的威慑力大打折扣。
可以说,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合作,构筑了俄罗斯能够承受西方长期压力的“经济后方”。这,才是普京敢于在战场上继续投入和坚持的深层经济基础。
全球的平衡术
西方对中俄深化合作的焦虑,并非没有道理。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就曾公开表示,他认为中国希望俄罗斯通过这场战争来牵制美国及其盟友。这反映出西方对中国在地缘政治棋局中扮演角色的深层次担忧。
美国自身也面临着一个复杂的战略困境。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虽然多次公开对华言辞强硬,但在近期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中,却明显避免直接点名中国,言辞显得有所保留。
这种言语上的谨慎,背后是对与中国全面“撕破脸”所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的深切顾虑。当前美国国内通胀高企,如果再与中国彻底脱钩,不仅可能加剧物价上涨,还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难以预测的冲击。
正是美国这种“想打又怕疼”的矛盾心态,使得它无法完全切断中俄之间的经济联系。这种制衡,客观上为俄罗斯的“经济后方”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空间。
中国坚持“不选边站队”的立场,并一贯呼吁和平对话,这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清晰可见。然而,其与俄罗斯日益深化的经济合作,在实际效果上,无疑形成了对西方制裁的有力对冲。
这种合作,使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压力时,不再是孤立无援。中国的存在,就像一个巨大的“压舱石”,稳固了俄罗斯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棋盘上的位置,也间接削弱了西方行动的效力。
笔者以为
回到哈尔科夫的战局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,俄军的攻势,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体现。它更是俄罗斯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步棋。其背后所依赖的,远不止是前线的坦克和炮火,更有着来自东方的能源订单与贸易生命线。
普京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能够保持“从容”,关键在于他成功地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。一方面,在乌克兰战场上寻求军事优势,以此积累谈判的筹码;另一方面,则紧密依托与中国的经济捆绑,有效对抗着西方世界施加的全面围堵。
因此,这场冲突的最终走向,其决定因素将远超哈尔科夫战役的胜负。它更将取决于未来中美俄三方在经济、外交以及更广阔的战略层面上的持续博弈。这盘大棋的复杂性,远非单一战场胜负所能定义。
一直牛配资-正规配资平台app-搜正规合法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资金打入谁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