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,亮出四川经济“半年报”——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31918.2亿元,同比增长5.6%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,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。
烟火照蜀地,产业协同新图景。田间地头,小春粮油稳产丰收,诉说着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喜悦;工业园区内,汽车产业加速转型,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高速增长,演绎着“百舸争流千帆竞”的奋进;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,商务服务、信息服务、科技服务如涓涓活水,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与此同时,交通网越织越密,在贯通东西南北的“新蜀道”上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奔腾不息,成渝双城经济圈加速形成“同城效应”,“朝发夕至”的产业协作构建起越来越大的发展同心圆。从沃野千里的农田到机器轰鸣的工厂,从奔腾不息的江河到数字跃动的云端,四川经济正在书写多产融合、协同发展的新篇章。
潮涌岷江水,激活消费潜力。上半年,一场提振消费的春风悄然吹拂天府大地。新津区以“百舟竞渡迎端午”为契机,发放200万元商贸文旅消费券;乐山市发放便民生活消费券,覆盖百货、餐饮、电影等日常消费;泸州市结合火把节、稻田音乐节等文旅活动,打造出“月月有主题”促消费模式。从“以旧换新”的实在让利,到消费券点燃购物热情;从线上消费场景的创新搭建,到线下商圈的焕新升级,这一系列举措,让“能买”的消费潜力,逐渐转化为“愿买、敢买”的市场活力。政策搭台,市场唱戏。这场政府与市场的“双向奔赴”,让向来“会吃、会耍、更会买”的四川人,把麻辣鲜香的生活热情变成了拉动经济的强劲动能。消费券发放的不仅是补贴,更是信心;政策落地的不仅是真金白银,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。
春拂锦官城,谋“新”更重“质”。近年来,四川新质生产力投资持续加快,其特点是创新,关键在质优,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对此,四川交出了一份“谋新重质”的答卷——高端制造加速“出海”,德阳高端装备跨出国门,从“四川造”跃升为“全球货”;智能制造供给加快,智能电视、智能手表、工业机器人产品并肩登场,旧厂房唱出新戏码;绿色动能加速“扩容”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电池、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“新三样”产量持续上升……四川正以新质生产力为新引擎,以“含新量”提升“含金量”,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、焕发新生,让新兴产业生根发芽、加速成长,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
风物长宜放眼量。巴蜀大地在稳中求进的航道上,既有沃野千里的厚实根基,亦见岷江奔腾的进取之势。四川正以“稳”的定力与“进”的锐气,书写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(余林青)
【原创版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联系电话028-86007235】
一直牛配资-正规配资平台app-搜正规合法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资金打入谁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